泰和新材2021年涨33.64%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泰和新材报收于19.61元,较2020年末的14.67元(前复权价)上涨33.64%。1月5日,泰和新材盘中最低价报13.93元,股价触及全年最低点,9月16日股价最高见24.54元,最高点相较于年初最大涨幅达到67.23%。2021年度共计3次涨停收盘,无收盘跌停情况。泰和新材当前最新总市值134.21亿元,在化纤行业板块市值排名9/28,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289/4604。个股研报方面,2021年泰和新材共计收到16家券商的35份研报,最高目标价34元,较最新收盘价仍有73.38%的上涨空间。
泰和新材:2021年度净利润约9.75亿元 同比增加274.16%
泰和新材(SZ 002254,收盘价:19.26元)2月25日晚间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约44.06亿元,同比增加8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9.75亿元,同比增加274.16%;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43元,同比增加248.78%。2021年末资产总额约83.8亿元,较期初上升34.44%,主要原因是新项目建设以及本期净利润增加。2021年1至6月份,泰和新材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化纤行业占比99.63%。
泰和新材(002254):氨纶景气+芳纶放量 助力2021年业绩新高
类别:公司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任文坡 日期:2022-02-28事件公司公布 2021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4.06亿元,同比上升80.48%;实现归母净利润9.75 亿元,同比上升274.16%;基本每股收益1.43 元。
下游需求复苏驱动2021 年氨纶行业高景气 疫情下运动/休闲服等弹力面料及卫生防疫用氨纶需求大幅增加,催生氨纶行业迎来一轮高景气行情。2021 年氨纶价格一度上涨至8 万元/吨,全年均价6.74 万元/吨,同比上涨118.2%;价差3.21 万元/吨,同比上涨125.7%。公司稳步推进烟台、宁夏双基地战略布局,提升新产能效率,动态调整产品结构,优先保证高盈利产品供应,助力全年业绩新高。
芳纶产销量大幅增加,带动利润稳步提升 间位芳纶方面,公司防护用高性能间位芳纶高效集成产业化项目首期4000 吨/年产能于2021 年8 月顺利投产并稳定运行,为公司芳纶放量带来支撑;受下游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2021 年间位芳纶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产销量大幅增加,产品盈利水平同比有较大增幅。对位芳纶方面,2021 年Q1-Q3 受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欧盟加征关税下游提前备货、大宗物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光通信领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Q4 光通信领域热度逐渐平息,但橡胶及民品领域持续走旺;公司根据市场形势,优化产品结构,做到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模式提高产品数量与质量,降本增效,大大提升了产品利润空间。
公司持续加码芳纶业务,实现国内龙头向国际龙头跨越 下游防护等领域将催生芳纶发展新机遇。公司拟通过募投项目新建、项目技改等方式大力实施芳纶产业布局。若规划产能均如期投产,至2024 年公司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产能将分别达到20000、21500、3000 吨/年,实现国内龙头向国际龙头的跃迁。
投资建议 预计2021-2023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4.0、63.5、72.7 亿元,同比变化80.2%、44.4%、1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10.0、10.8亿元,同比变化274.3%、2.5%、7.6%;EPS(不考虑股本稀释)分别为1.43、1.46、1.57 元,对应PE 分别为13.5、13.2、12.3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新建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泰和新材(002254):芳纶龙头持续进击 氨纶保持领先梯队
类别:公司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任文坡/林相宜 日期:2022-02-09投资建议及估值
截至2月8日,公司PE(TTM)为16.2x,明显低于氨纶业务亏损、芳纶业务贡献盈利的2018-2019年期间的40x以上估值。建议公司氨纶和芳纶业务采取分部估值,氨纶业务给予10x PE、芳纶业务给予30x PE。
关键假设:1.新建项目如期达产;2.氨纶行业景气度企稳;3.芳纶需求持续向好,产品结构继续向高端转移,行业维持高景气。
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2.8、63.5、7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10.0、10.8亿元;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44、1.46、1.57元。
我们认为,2021年氨纶行业高景气致业绩高增长,芳纶产销增加也带来部分业绩增量;随着芳纶逐步扩产及产品结构调整,未来芳纶业务将是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极。看好公司芳纶业务持续扩张带来的投资机会,首次评级,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新建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说明,文章数据引用权威财经媒体,比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