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董的起源是什么(国内独董辞职事件)

                 
文章简介:  独董的起源是什么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1940年美国颁布的《投资公司法》是其产生的标志。该法规定,投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应该有不少于40%的独立人士

  独董的起源是什么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1940年美国颁布的《投资公司法》是其产生的标志。该法规定,投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应该有不少于40%的独立人士。其制度设计目的也在于防止控制股东及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损害公司整体利益。70年代“水门事件”以后,许多著名公司的董事卷入行贿丑闻,公众对公司管理层的不信任感加剧,纷纷要求改革公司治理结构。1976年美国证监会批准了一条新的法例,要求国内每家上市公司在不迟于1978年6月30日以前设立并维持一个专门的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由此独立董事制度逐步发展成为英美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5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公司1000强中,董事会的年均规模为11人,其中内部董事2人,占18.2%,独立董事9人,占81.1%。另外,据经合组织(OECO)的1999年世界主要企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报告,各国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为:英国34%,法国29%,美国62%。独立董事制度的迅速发展,被誉为独立董事制度革命。

  国内独董辞职事件


  2001年,独董制度正式传入中国。时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规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而由康美案所引发的A股独董,似乎正在演变为A股历史上的第三次独董辞职潮。
  第一次是官员独董辞职潮。
  2013年10月19日,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要求各地限期对党政领导干部违规在企业兼职(任职)进行清理。据记者统计,自2013年10月19日至2014年7月,沪深两市有将近300名独董辞职。
  第二次是高校独董辞职潮 。
  2015年11月初,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各高校遵照执行中组部“18号文”等文件要求。伴随《通知》的层层传达,多数学校被要求在11月份将情况上报,这成为11月中旬开始的高校独董辞职潮最直接的导火索。当年11月27日至12月底,共计将有274位独立董事离职。

说明,文章数据引用权威财经媒体,比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